文字:王宗琳 图片:王宗琳 来源:76net必赢官网 部门审核:蒋晶晶
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产业工匠,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第五期“轨道新干线”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二次集中培训于3月20日在A1-107开展。此次培训由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蒋晶晶为同学们分享主题为《如何上大学》讲座,学院65名学生参加了培训。
讲座伊始,蒋晶晶向三名学员抛出"怎样规划大学生活"的提问,引发全场对大学生活的思考。她指出,大学不仅是知识积累的场所,更是塑造人格、培养核心能力的成长平台,并从学习规划、生活管理、职业发展三方面提出建议,强调当代大学生需以"自觉自省、自律自强"为内核,主动适应时代变革,在感恩与担当中实现自我价值。
围绕“如何读大学”的深层命题,蒋晶晶以三个真实故事串联起成长启示。一是以中科院黄国平博士论文《致谢》为例,讲述其从山坳娃到顶尖学者的奋斗历程。“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精神令学员们深受触动。蒋晶晶指出黄国平博士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境仍坚持把书读下去正是印证了学习是突破人生困境最根本的路径,她激励青年学子要珍惜教育资源,在逆境中淬炼成长韧性。二是引用了复旦大学校长金力院士的经典论述“大学不是学知识的地方,而是培养实践与思维能力的殿堂。”蒋晶晶引导学员重新审视学习本质。她强调在人工智能时代,比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要让大脑成为点燃思想的火炬,而非储存信息的硬盘”。三是分享了大学同学的故事:阳光、优秀、集万千关爱于一身的同学在毕业季勇敢接受家庭的变故。蒋晶晶以此案例诠释“成年”的深刻内涵——人生真正的起点并非年龄,而是从独立承担家庭责任、直面社会挑战开始的。
整场讲座紧扣当代青年成长痛点,从时代趋势解析、职业生态预判、自主学习能力构建、核心素养培育四大维度,为学生绘制了一张面向未来的成长路线图,内容翔实、贴近学生实际,既有理论高度,又充满人文关怀。与会学生纷纷表示,将以此为契机,重新审视自身定位,努力成为兼具专业能力、独立精神与社会责任的新时代青年!